· 让青春的紫荆花在追梦中绚丽绽放 ——第十六届“香港杯”外交知识竞赛决赛暨颁奖典礼成功举办(2024-05-18) · 崔建春特派员会见埃及驻港总领事舍维西(2024-05-18) · 崔建春特派员接受瑞士驻港总领事范鸿飞到任拜会(2024-05-17) · 崔建春特派员会见科威特总领事格尼姆(2024-05-17) · 崔建春特派员会见马来西亚总领事木山利(2024-05-16)
崔建春特派员在第十六届“香港杯”外交知识竞赛颁奖典礼上的致辞(全文)
2024-05-18 22:03

立足香港、胸怀祖国、放眼世界

让青春的紫荆花在追梦中绚丽绽放

——崔建春特派员在第十“香港杯”外交知识竞赛颁奖典礼上的致辞

20245月18日下午,拔萃女书院礼堂

尊敬的李家超行政长官、王松苗秘书长、李江舟副署长,

各位主办方代表,各位来宾,老师们、同学们:

大家下午好!

今天是个好日子。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75周年、香港回归祖国27周年之际,我们欢聚一堂,隆重举办第十六届“香港杯”外交知识竞赛决赛暨颁奖典礼,回首新中国发展和“一国两制”在港辉煌成就,展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壮阔征程,意义非凡。

“香港杯”外交知识竞赛自2007年开办以来,已走过17个年头,见证了香港的繁荣与发展,也见证了香港的由乱到治、由治及兴。本届竞赛吸引了全港263所中小学近7万名学生报名参赛,规模之盛再创历史新高。各位同学能够脱颖而出闯入决赛,实属不易。刚才,同学们奋勇争先,整个赛场充满着爱国爱港情怀,洋溢着青春活力气息,我为大家感到骄傲!也为辛勤培育你们的家长和老师点赞!

借此机会,我要感谢香港特区政府一直以来对“香港杯”外交知识竞赛的大力支持。李家超行政长官上任以来,高度重视此活动,每年都亲临现场予以支持,2022年底还邀请第十四届竞赛获奖学生到礼宾府做客,寄语香港青年爱国爱港、胸怀世界,极大鼓舞了竞赛参与者在内的全体香港青少年。

我还要感谢竞赛合办方特区政府教育局、香港明天更好基金的通力合作;感谢外交部港澳台司、新闻司对竞赛的积极支持;感谢香港电台的大力配合;感谢各位评委的辛勤付出;感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邹韵女士再次专程来港;感谢香港赛马会和各赞助单位的鼎力支持;感谢拔萃女书院提供决赛场地;也感谢在座各位嘉宾的热情参与!

各位来宾,老师们、同学们,

薪火相传要依靠年轻一代,开创未来要寄托于年轻一代。

习近平主席一直心系香港青年,关心支持香港青少年发展。两年前,习近平主席在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发表重要讲话,强调“青年兴,则香港兴;青年发展,则香港发展;青年有未来,则香港有未来”。去年7月,习主席给香港培侨中学高一年级全体学生回信,寄语同学们厚植家国情怀,锤炼过硬本领,早日成长为可堪大任的栋梁之才。新一代香港青年欣逢盛世、大有可为。你们广阔的发展机遇来自三个“新”:

——第一个新是“国家新征程”。今天的中国已踏上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新征程,是香港发展的最大依托和坚强后盾。27年来,在中央政府大力支持下,香港经受住一次次严峻考验、战胜了一个个风险挑战。当前,随着国家“十四五”规划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、高质量共建“一带一路”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,香港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。香港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,“超级联系人”“超级增值人”的角色更加凸显,广大香港青年施展抱负的天地广阔、空间无限。

——第二个新是“香港新阶段”。香港一直是全球最自由、最开放、最公平的经济体。随着基本法23条立法顺利完成,香港安全、发展、治理翻开新篇章,处于由治及兴新阶段。新阶段上,香港将不断巩固发展自身独特地位和优势,大力拼经济、谋发展,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。香港的开放度、自由度将越来越高,联通性、包容性将越来越强,香港一个个“金字招牌”将更加闪亮。

——第三个新是“外交新作为”。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,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始终坚定维护国家主权、安全和发展利益,涉港外交始终为“一国两制”行稳致远保驾护航。外交公署积极发挥外交所长,支持特区巩固竞争优势,扩大对外交往合作,并与特区政府一道推送香港优秀青年赴国际组织任职,为香港青年走向世界创造机会、搭建平台、提供助力。今天台上台下作为选手和观众的青年朋友,明天或将成为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形象的“主角”。

各位来宾,老师们、同学们,

今年也是五四运动105周年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香港青年应继续发扬五四精神,砥砺奋斗。我愿借此机会分享我对香港青年的三点期望,用三个C来概括:

第一个C是Commitment(Commitment to the Country),就是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,做爱国爱港的先锋队。爱国爱港从来都是实实在在的,不是虚无抽象的。在战争年代,抛头颅洒热血、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,就是爱国爱港;在回归前,支持香港回归祖国、推动祖国统一,就是爱国爱港;在回归后,拥护“一国两制”、与一切破坏香港繁荣稳定的言行作斗争,就是爱国爱港。习近平主席曾多次提及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先生于1935年提出的“爱国三问”:你是中国人吗?你爱中国吗?你愿意中国好吗?这三个问题是历史之问,更是时代之问、未来之问。希望大家也能一代一代高声回答“是的”!

第二个C是Contribution(Contribution to Hong Kong),就是要传承狮子山精神,做香港由治及兴道路上的生力军。以香港青年为代表的香港民众从来都有特别能驾驭变局的能力,每每能创造“逢变则兴”的奇迹,这是香港从一个小渔村发展为国际大都会的重要原因。当前,拼经济、谋发展成为香港工作的“中心任务”,希望广大香港青年挺膺担当,用好“背靠祖国、联通世界”这个让香港各项事业大放异彩的“不二法门”,掌握好“国家所需、香港所长”这个让“一国两制”行稳致远的“通关密码”,把火热的青春挥洒在香港发展的新赛道上,用你们的聪明才智,书写“香江新传奇”。

第三个C是Communication(Communication with the World),就是要发扬开拓创新精神,做中外人文交流的排头兵。当今世界变乱交织,人类站在新的十字路口,机遇与挑战并存。香港青年精通两文三语,融通中西文化,应当纵观天下、志在四方。当前,国际社会一些民众对中国和香港特区仍有误解误读和负面认知。希望广大香港青年发挥自身所长,通过香港平台、国际表达,讲好中国故事和“一国两制”成功实践的香港故事;也希望大家秉承中华文化“天下大同”的胸怀,更加开放自信地融入世界,展现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阔眼光,为全球治理的“中国方案”贡献更多“香港智慧”。外交公署将继续为香港青年成长成才、走向世界创造良好条件。

各位来宾,老师们、同学们,

我衷心感谢各位对本届“香港杯”外交知识竞赛的支持,期待大家日后继续支持竞赛,引导广大香港青年在奋斗中建功立业,让青春的紫荆花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征程中绚丽绽放!我们明年再见。

谢谢大家!